「00」新时代宣讲|弘扬“沂蒙精神” |
浏览:285次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3日 |
2022年6月2日晚上六点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00宣讲团”开讲,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齐聚1-506教室共同学党史。本次学习的主题为“沂蒙精神”,由翁烨琦主讲。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临沂时指出:“沂蒙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一词并非古已有之,而是抗日战争初期形成的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和革命区域称谓。“沂蒙”之称,始于时任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1938年5月30日致毛泽东、张闻天的一封电报,其中列述了选择和创建“沂蒙山区根据地”的五条理由,这是最早的“沂蒙”称谓。郭洪涛在电报中写道:“为什么选择沂蒙山区根据地?(1)地区险要是适当的,便利发展。(2)群众条件好,民枪很多。(3)友军只有张(里元)专员部,和我们的关系好,易于合作。(4)社会组织单纯,土匪会门很少。(5)物产丰富,给养容易,目前是最好根据地。”该电文最早提出了指代沂山山脉、蒙山山脉一带区域的“沂蒙山区”这个概念,也是目前我们掌握的关于“沂蒙”一词的最早出处。1938年7月4日,毛泽东复电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这个战略计划很好,望即照此去做。”在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下,“沂蒙革命根据地”很快建立起来。可见,毛泽东是最早首肯和批准使用“沂蒙”一词的中央领导人。 沂蒙根据地是中国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1941年2月,鲁中区党委在沂南县成立了二地委,后改名“沂蒙地委”,其辖区包括沂水、沂南、沂源、蒙阴、蒙山等县,正是沂蒙山区腹地。当然,这只是狭义的沂蒙概念。1948年7月,中共华东局将鲁中、鲁南、滨海以及泰西合并成立鲁中南区,逐步形成了广义上的沂蒙山区。广义的沂蒙,是指以泰沂山脉、蒙山山脉、沂沭河流域为主体标志的大沂蒙红色文化圈,其范围不仅包括今临沂市、日照市、枣庄市的全部,而且还包括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潍坊市、青岛市、济宁市以及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新沂市、邳州市的部分地区。作为中国版图上的红色坐标,作为沂蒙精神的发祥地,“沂蒙”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而成为一种浓郁的红色标签、文化符号和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产生的红色基因背景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和精神家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从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来看,它在孕育生长之初就深深烙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出一脉、谱系相承。 沂蒙精神孕育产生的军事战略背景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派郭洪涛等政治军事干部到山东,领导齐鲁抗战工作; 1939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师部及其主力入鲁; 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领八路军第1纵队挺进沂蒙。由此,壮大了抗日力量,鼓舞了山东人民; 到1941年初,山东抗日根据地人口已达1200万,面积3600平方公里; 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山东根据地面积拓展到12.5万平方公里,党员发展到20万人,主力部队扩充到27万人,民兵50万人,自卫团150万人,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